【奋斗者 正青春】深潜基层:大凉山深处的“脱贫致富”梦
央广网成都5月4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四川凉山州,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位于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更是典型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46%。重重高山让这片土地恍若与世隔绝,有无数人想要逃离,却也有人选择来到这里,深深扎根在这群山之中。
2018年6月,李凯作为四川省选派的5700多名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之一,怀揣着满腔理想与热血,第一次踏上了大凉山这片土地。来到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参加扶贫工作。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一段时间后,李凯意识到要想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就要激发他们谋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于是,他联合驻村干部瞄准当地马铃薯种植,争取到昭觉县农业农村局的项目帮扶资金,在村里建起标准化马铃薯种植基地,鼓励78户农户加入。2018年底,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亩,产量280余吨,年创收77万余元。

李凯在工作。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2020年2月,李凯因工作能力出色,工作成效显著,被任命为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到任时,三河村仍有贫困户148户792人。为打好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2020年要完成全村整体脱贫任务,为此他深感重担在肩。
在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研究完村子整体情况后,李凯决定率先推进易地搬迁工作,规划建成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20年底三河村顺利完成整村脱贫任务。一排排黄梁黑瓦、雕花木窗的彝家新寨拔地而起;村里不但通了水电,柏油路也修到了家家户户;幼教点、村史馆、活动中心,村民医疗保障都已实现全覆盖……

三河村搬迁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2020年10月,三河村整村脱贫,积压了千百年的贫困堡垒被彻底攻下。在这条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除了李凯,还有很多挥洒青春热血的年轻人。
洛古有格,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现任三河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主抓村里产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如今在他的规划和带领下,养殖业已经成为三河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其中,单是合作社集体养殖的260余头牛,预计今年就能产生500—600万元的收益。
脱贫攻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将年轻人绽放青春的舞台搭建的更加广阔。青春总是在奋斗中闪光,青年人的活力、创造力会凝聚起巨大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主力军”。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