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高龄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较多 北京四举措加强医疗救治
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 刘阳禾 阮修星)5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27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本轮疫情相关的本土病例中高龄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较多,目前在院患者中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近三分之一,对此,北京市在医疗救治中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李昂介绍北京市在医疗救治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一是建立病情评估机制。针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建立了病情评估机制、会诊机制和转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高风险人群。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二是制定“一人群一策略”诊疗方案。针对“一老一小”、孕产妇、学生、合并基础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分类采取不同策略,增加重症医学科专业医护团队管理重症患者;增加专科医生和护士对合并其他基础病的患者进行专项诊治;针对儿童患者和孕产妇患者,分别配备儿科和妇产科专业医护团队进行诊疗看护,予以人文关怀。
三是坚持多学科专家会诊措施。坚持每日多学科专家会诊机制,包括感染、重症、呼吸、中医、影像、检验等学科,对患者进行评估,特别对于合并有高危因素、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予以高度关注,会商讨论诊疗方案,坚持市级专家重症筛查机制,必要时进行市级专家组会诊,最大限度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四是注重中西医并重。在治疗方面,重视早期治疗及基础疾病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探索使用相对成熟的新药、新治疗手段,加强基础护理和关心关爱,提升医疗救治效果。 本市全力救治重型患者,5月5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1名79岁女性患者,因合并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重症,已组织国家级和市级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全力开展救治工作,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李昂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救治力量配备,特别是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等医护力量,规范诊治方案,体现人文关怀,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