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给草原做保洁
“从小到大,我就没离开过草原,没离开过青海湖!”45岁的土布旦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38名草原管护员之一。
帐篷里出生、牛群中嬉戏、马背上成长,牧民出身的土布旦中等身材、体格壮实,古铜色脸庞上那双明亮的眼睛目光坚毅,一头浓密的黑发让他更显青春活力。
“我们管护员的工作简单,就是清理草原上的垃圾,但你得认真、你得坚持。”土布旦笑着说,“你只要到我们草原上来,就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在青海湖畔走来走去,手拿一个夹子、一个蛇皮袋、一把简单的工具给草原做保洁,他们就是泉吉乡的草原管护员。”
平均海拔3200多米的泉吉草原是青海湖北岸最美的草场之一。这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大量游客的涌入,产生了许多生产生活垃圾,起风的时候垃圾漫天,风停了垃圾遍地。“有的牛羊不肯进食,死后剖开它们的肚皮一看,胃里全是彩色的塑料袋。”这一切,让土布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随着牛羊误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件频发,人们意识到了垃圾的危害,开始主动捡垃圾。2016年起,刚察县在全县开展了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县、推广垃圾分类等活动。
“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到了优化环境、展现形象、惠及民生的高度。”乡党委副书记兰海龙说,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强力推进,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现在乡亲们不但自己不乱丢垃圾,还制止别人乱扔垃圾。”土布旦说,乡里、村里的垃圾处理方式不断升级,每个村都配备了环卫垃圾车,清运垃圾更清洁、更高效,更重要的是大家的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群众对环境整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由过去的‘要我整治’转变成了‘我要整治’。”去年,泉吉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10场次,平均三天一次,参与人数达到1560余人次,当年全乡就有两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暮春时节,土布旦如往常一样,又开着垃圾车去清运垃圾。如今,垃圾已经没以前那么多了,给遇到的牧民发放藏文版的《环保手册》,讲解妥善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知识成了他新增加的工作内容。“现在来草原的人大都会自觉带走垃圾,甚至会捡走别人留下的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土布旦笑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本报通讯员 张成琴)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