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计划退耕还河生态封育134万亩
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我省今年计划退耕还河生态封育134万亩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5月6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全省2022年退耕(林)还河生态封育监管责任人名单公布。同时,我省要求全面加强对辽河、浑河、凌河等河流的生态封育监管工作,维护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好转局面。今年退耕(林)还河生态封育涉及沈阳、鞍山、铁岭、葫芦岛等九市134万亩。
据介绍,去年我省圆满完成了辽河、凌河、浑河、太子河及浑江136万亩生态封育任务,生态封育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相关监测数据显示,通过多年的生态封育,河岸植被恢复度大幅提升,生物资源群体逐渐恢复,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河流水质持续改善。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封育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对全省生态封育工作评价等级为“优”。
我省要求,各地要深挖问题根源,研究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措施办法,逐步破解复耕、放牧等破坏生态封育的难题。完善网格长制度,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强化群众举报制度,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同时,组织和加强明查暗访,突出对重点工作的节点考核和目标进度滞后地区的跟踪督导。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退耕(林)还河生态封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迄今为止我省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河道生态建设工程。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封得住,管得好,不倒退,不反弹”目标,坚持不懈地做好生态封育工作,为建设美丽河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条件。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