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精准施策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实施“十个推进”重点任务、143项务实举措,让基层“有人、有钱、有权、有事干”
本报讯 记者侯国政 吕丽报道 今年以来,大连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空前:继2月召开2000余人参加的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后,近日再次出台《大连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实施“十个推进”重点任务、143项务实举措,真正做到让基层“有人、有钱、有权、有事干”,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大连市委提出,没有高效能的基层社会治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发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加快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如期挺进“万亿GDP城市”,当好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跳高队”的重要保障。为此,大连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次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出台的《方案》,正是用于指导全市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施工图”,更是市委、市政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份庄严承诺。
《方案》提出的“十个推进”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推进减负赋能增效、推进网格体系重构、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内容,每项重点任务都明确具体举措、牵头单位、完成时限,加快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着力建设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大连特色、尊重治理规律、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其中,为强化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大连市确定采取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机制、健全“大工委”“大党委”工作机制,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等举措。让社区驻地的一些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到“大工委”“大党委”中做兼职副书记或者委员,实现资源共享、工作互动,统筹解决社区停车、垃圾分类、课后托管等基层群众的民生需求。
在推进减负赋能增效,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方面,确定采取调整优化城市社区规模、健全村(社区)承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深化社区“全岗通”工作模式等举措。调整后的社区规模原则上在3000户左右,预计全市城市社区数量增加100个左右。对村(社区)工作者承担工作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可以说“不”,把力量都投入到服务群众中。
在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大连市确定采取提高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闭环机制、完善基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举措。要求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条件的为村(社区)配备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
在推进保障机制有序运行,确保基层社会治理长效常治方面,大连市确定采取配齐社区工作者、配强网络工作骨干、落实基层人员薪酬待遇等举措。将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以制度的形式把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应急处置的“事权”下沉到基层。通过市县两级的调剂,全市拿出1500个编制给乡镇(街道)增编、配人。按照每200户配备1人的标准,全市再增加5000余名社区工作者。市县两级向基层增加财政预算3亿元,切实做到让基层“有人干成事、有钱做好事、有物办实事、有权解决事”。
以实干谋实效。目前,大连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向《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迈进:今年6月底前形成体系,12月底前让全市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到2025年,基本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领先的示范品牌,开创平安大连建设新境界。
校对:盛楠
责编:李莹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