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县城的文化根脉
朱忠鹤
日前,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了。这份被媒体称为“县城迎来重大机遇”的文件囊括了近40条意见,从产业、基建、民生等多个层面提出具体且有明确指导性的意见,各方学者也据此展开了周详解读,令人欣喜。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县城建设”,《意见》里的这样一句表述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未来县城建设中,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而且还强调文化等“软件”建设。在“千城一面”已露端倪的当口,国家在《意见》中特意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县城建设相融合,可谓立意深远。
与静态的文物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正因如此,国家对二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前者是“加强管理”,后者是“传承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而对“文化”的定义,就有学者直截了当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样看来,将“非遗”融入县城建设,一方面可以让县城与县城之间在整体风貌上有种区别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千城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保留县城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让文化根脉在县城这个层面继续延续。
将“非遗”融入县城建设,有些地方已经先行先试了,凌源这个县城就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凌源地处辽宁、河北与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在历史上属于游牧与农耕文明重叠地带。因此,这里的地域文化具有杂糅性,表现在“非遗”上,尤其是地域美食技艺上,更体现出文化交融的特征。比如说,凌源有一款叫“饹豆子”的特色面食,它与山西省民间古老面食“抿蝌蚪”的做法几乎完全相同。从“饹豆子”到“抿蝌蚪”,抛开制作技艺不说,单从二者读音变化上,就能看出其文化关联性。
也正是因为发现了地域美食背后的文化关联,凌源不仅集中推广包括“饹豆子”在内的域内传统食物,提炼出“七绝八艺十五味”的概念,而且通过严谨考证,深挖食物丰厚的文化内涵,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迁移路径,打造属于凌源县城独特的文化标签。简单来说,凌源不仅让食客吃到美食,而且还品出美食背后的文化。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既让本地人对日常食物有了深入认识,在今后传承发展中有所侧重,同时又方便了外地游客准确记忆,让“七绝八艺十五味”这些地域美食成为县城标识。目前来看,凌源的这个做法已经初见成效,一些外地人听闻当地有美食,于是按图索骥,驱车直奔“七绝八艺十五味”而来。
实际上,地域食物的制作技艺只是“非遗”中的一个子类,包括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等都属于“非遗”范畴。在县城建设中,在将“非遗”成果嵌入整体建设的同时,如果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便利与条件,让本乡本土、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继续在域内延续,是个不错的选择。
校对:曹思洋
责编:李莹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