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春天的故事|黑龙江牡丹江"快办直达"助企纾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哈尔滨讯(记者吴浩)近日,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减负纾困政策,企业“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快办直达”助企纾困,实现企业申报“零跑腿”、资料表单“零填写”,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企业不用申请,人社部门就向我们发放了38.9万元稳岗补贴,政策很暖心。”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森盛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疫情之下,企业生产的燃油汽车空调压缩机销量大幅下滑,企业面临不少困难,稳岗补贴“太及时了”。
4月份以来,牡丹江人社部门迅速启动2022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工作。在工作中,牡丹江采取企业“免申即享”发放办法,通过社保系统筛查出符合稳岗返还条件企业名单,经公示后将稳岗补贴直接拨付到账户,并告知企业。目前,牡丹江已全部完成1716户参保市场主体的摸底工作,预计惠及企业1700余户,拟返资金3800余万元,稳定岗位8.9万个。
为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工业运行,牡丹江工信部门还对重点企业实施“网格化”动态服务管理,创新设置“网格长”“网格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返岗、原料供应、疫情防控、融资等方面问题,帮助绥芬河市、爱民区等因疫情停产的企业提前做好复工复产准备。
“我们企业主要生产货运火车转向架零配件,今年订单较好,但疫情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很多原材料要从省外购进,工信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了原材料运输难题,目前企业生产平稳有序。”牡丹江中车金缘铸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欢说。
资金短缺是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我们因银行贷款到期,造成资金链紧张。通过政银企对接,我们得以通过无还本续贷方式解决资金问题。”牡丹江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孙海升说。
今年一季度,牡丹江6个主导产业规上企业发展到27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6.4%。“目前,牡丹江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牡丹江市副市长李玉俊表示,牡丹江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工业振兴,用心用力用情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校对:盛楠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