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须知,5月22日零时起施行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5月21日电(记者 王辰阳、袁全)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获悉,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须知发布,明确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乘客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该须知自5月22日零时起施行,并将根据上海疫情防控情况动态调整。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须知为:
一、乘坐上海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乘客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乘坐上海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三、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乘坐地面公交的乘客,上车时须扫描车辆“场所码”;轨道交通、水上客运进站前应先扫描“场所码”,并在安检通道接受体温和随申码查验;乘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的乘客,上车后应扫描车辆“场所码”。
四、对公共交通场所或者交通工具配备“数字哨兵”的,乘客亦须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数字哨兵”的扫描工作。
五、鼓励并引导将交通卡与本人身份信息进行关联。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纸质)乘车。
六、因就医(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特殊情况确需出行的,6月1日前继续向各区街道(居村)预约出行。6月1日后,发热人群就医可提前向巡游车平台或者网约车平台预约出行,并主动告知情况,驾驶员在服务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七、对未遵守上海有关防疫规定,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并造成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八、本须知自2022年5月22日零时起施行,并将根据上海疫情防控情况动态调整。
为落实上海市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部署,有关部门近日面向全体交通卡用户推出“交通卡登记关联”服务。市民可输入关联本人或他人(老人、视障人士、学生、幼龄儿童等特殊群体)常用的上海公共交通卡或上海都市旅游卡,单人可最多关联2张卡片。该登记功能将于5月22日22时开通。
校对:杨旭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的若干意见
- 统筹调整优化布局 形成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 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 我省举办“中国旅游日”辽宁分会场活动
- 我省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新阶段
- 辽宁:加强实验室建设 构筑创新大平台
- 上海:如出现零星新增,将通过“快、准、管”三方面措施进行应急处置
- 背着黑板送教上门 他们让83个重度残疾孩子有了“爱”的课堂
-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恢复到正常轨道
- 我省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支持退休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 我省启动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云”游博物馆 “屏”上观古今
- 我省31户家庭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