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刚出生4个月的海南长臂猿婴猿生存状况良好。监测发现,这一曾经濒临灭绝的全球最稀有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目前已增加到5群36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继去年10月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之后,今年还将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等地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就在上月,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植物迁地保护进入新时代。到目前,全国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保护。十几头亚洲象北迁去年曾一度刷屏,其种群由原来的180头增加到现在的300头左右;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了59科484种野生植物;在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经过生态修复,目前,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增加到20种,野生花卉498种;在全球重要湿地系统之一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今年观测到的珍稀鸟类种类和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之一的山东荣成,大天鹅种群数量比原来增长了几十倍。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多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了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为改善生态,近十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由于有效保护修复湿地,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今天的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秉持着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校对:曹思洋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