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供到复工,铁路职工马春婷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上海战疫•凡人微光
5月22日早上8点半,铁路上海货运中心北郊站货场货运员马春婷开始忙碌起来。库台旁,一辆辆叉车来回穿梭,将一箱箱汽车零配件装上火车,马春婷则忙着对这批货物进行查验。
铁路上海货运中心北郊站货场是上海最大的铁路货场。疫情期间,铁路运输的援沪货物,有一半以上送达这里。如今,随着复工复产顺利推进,这里又成为汽车零配件的发货站。马春婷和她的30多名同事,一直工作在抗疫和复工复产一线。
4月1日,上海全市实行封控管理后,马春婷原来负责的库台装车作业暂停,但她并没有闲下来。4月4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物资、民生保障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北郊站,马春婷被抽调到6库、7库参与卸车作业。
载着西藏牦牛肉、黑龙江大米等抗疫、援沪物资的列车,从各地来到上海……“每天早上6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马春婷说。由于疫情管控,货场经营部160多名职工仅剩36人在岗工作,而一线货运员也从30多人减到不足10人,工作量增加了几倍。
在长近300米的卸货库台上,马春婷在不同车厢之间不停地奔走穿梭,调度工人抢卸刚刚运来的援沪蔬菜,随时记录每节车厢的卸货进度,检查货品包装,清点货物数量。卸完货,她还要紧接着在库台另一边的出货口,调度前来接货的车辆快速装车。一列19节车皮的物资,要在七八个小时内完成卸货、装车,再运往市区。“大家几乎都是在奔跑着工作,每天要走10几公里,两万步以上。”马春婷说。
随着疫情持续好转,抗疫物资、民生保障物资不断减少,工业用品、机械设备等货物的运量迅速增加。慢慢地,马春婷的主要任务也从“卸货”转变为“发货”,目前负责5库和8库装载汽车零配件的作业。
5月22日,有总重162吨、6个车皮的汽车配件要发往800多公里外的武汉大花岭工业园,在那里,汽车厂商们正急切地等待着这批货的交付。从4月中旬起,随着上海汽车产业复工复产,汽车零配件的出货量一直在增加。马春婷说,在北郊站货场,发货量从复工复产初期的每天两三个车皮,增加到了十几个车皮,不到一个月,已经发出100多个车皮的汽车零配件。
虽然越来越忙,但马春婷越干越开心。她说:“从保供物资到支持复工复产,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校对:盛楠
责编:李莹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防集聚、防松劲、防死角、防反弹 北京采取更彻底措施打好主动仗(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为方便偏远居民购物,上海闵行在农村办起了集市
- 购物中心、餐饮、理发等复市有何安排?上海商务委回应
- 单日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降至500例内 上海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 新华全媒+|@高考生,这份科学饮食攻略请查收
- 一路闯关顽强生长!疫情冲击下连锁面馆这样渡过难关→
- 北京:动态调整封控区、管控区 该解封的及时解封
- 新华全媒+丨离高考14天,这份指南送给考生
- 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放歌——老中青文艺工作者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 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充分迸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天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