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科尔沁蒙古族剪纸传承人:上下翻飞间 剪出万千世界
图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鲁沙茹拉在上下翻飞间剪出万千世界。 韩双龙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兴安盟6月2日电 题:科尔沁蒙古族剪纸传承人:上下翻飞间 剪出万千世界
中新网记者 张玮
“30多年来,我从没有过想放弃剪纸的念想。”记者采访鲁沙茹拉时,不承想这位与蒙古族剪纸技艺打交道33年的她,竟是个“80后”。
1983年,鲁沙茹拉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的科尔沁草原上,母亲是当地出了名的剪纸艺人。“那时候,每年春节前几天,村里人就会请母亲帮忙剪窗花。”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上下翻飞间,母亲便将其变为一幅幅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吉祥花样。
图为剪纸是鲁沙茹拉最开心的事。 韩双龙 摄
鲁沙茹拉对剪纸的兴趣和爱好,也源自这份童年的深刻记忆。
自六七岁起,鲁沙茹拉就坐在母亲边上,跟她学剪纸。十二生肖、花鸟鱼虫……家中四姐妹中,鲁沙茹拉颇有天赋,母亲便会对她进行格外指导。
取悦自己是鲁沙茹拉前进的动力,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的作品虽然刀法简单,却见证着她剪纸技艺的成长。“至今这些作品我还保留着呢。”
在鲁沙茹拉的记忆深处,她特别感谢父亲对她的鼓励。“爸爸是一名教师,我小时候剪的作品,他都会拿到学校,布置班里的黑板报和绘画栏。”
就这样,在母亲的“专业指导”和父亲的暖心鼓励中,鲁沙茹拉一坚持就是30多年。
2020年,鲁沙茹拉成为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鲁沙茹拉和她的剪纸作品。 韩双龙 摄
鲁沙茹拉说,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剪纸艺术主要反映了牧民的生活和故事。“我的作品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
剪纸技艺看似简单,程序却十分繁琐。只要谈起剪纸,汉语不是特别流畅的鲁沙茹拉仍能滔滔不绝,“剪一幅作品,首先要勾勒出初稿,加以修改后创作成剪纸图样,再画在宣纸上,仔细设计好哪些地方要‘阳剪’、哪些地方需‘阴刻’,经过多次试剪,才能使作品精致且生动。”
“热爱”这件事在鲁沙茹拉的剪纸生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30余年间,她经常走访民间剪纸艺术家,家里的书格里放满了与剪纸有关的书籍。
从“复盘”到创意,如今,鲁沙茹拉对剪纸艺术有了新的感悟。
到目前,令鲁沙茹拉最满意的作品是一幅3A纸大小的“八骏图”,“因为这幅作品是我自己创意的。”
从构思、画图,到粗剪、精剪……一遍遍调整,一次次重剪,这幅作品花了鲁沙茹拉半个多月的时间。
八匹神态各异的骏马奔驰在开满鲜花的草原上,在鲁沙茹拉心里,这才是真正的草原生活。如今,这幅作品被她精致地裱了框,收藏了起来。
如今,成为传承人的鲁沙茹拉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华传统文化,她经常参加“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讲解与教学,让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鲁沙茹拉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剪纸,而且剪得越来越好,这是她最开心的事。
而更让鲁沙茹拉自豪的是,她的两个女儿从小在耳濡目染中,也爱上了剪纸艺术,小姐俩儿的剪纸作品先后获得第7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银奖和铜奖。
“有的时候,她们画出样图,我来剪;有的时候,我们娘仨儿一起剪,一剪就是一天。”鲁沙茹拉告诉记者,她现在已经收了30多个徒弟,都是女儿的同学。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他们喜欢剪纸,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未来,鲁沙茹拉打算开办一个剪纸艺术培训班,将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完)
校对:杨金凤
责编:栾溪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