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块古陶瓷碎片!秀出中华陶瓷文明巅峰基因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明宣德青花龙纹罐
……
当今世界各大博物馆珍藏的传世古瓷
大多由曾经的“宇宙最强制瓷厂”——
景德镇御窑厂制造

图为御窑厂遗址珠山南麓马蹄窑炉保护展示区。受访者供图
千年瓷都景德镇
是世界古代制瓷巅峰的集大成者
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的景德镇瓷文化
在世界范围内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景德镇御窑厂为什么强?
2000万块古陶瓷碎片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一件传世品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件的瑕疵品
这些瑕疵品全部被砸碎
深埋于地下
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地下窑渣堆积层深达十余米
研究人员就在这些碎片中寻找真实
完整器长什么样子?
胎、釉、彩原料配方是什么?
窑炉中的烧成温度是多少度?
哪些器物留下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从近2000万块古陶瓷碎片中
提取信息建设全球首个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将带你解开谜团
能谱电镜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
等现代高精尖设备
将用于制作、分析物理形态和
数字形态的基因标本
首批明代御窑时期近万个标本的制作
将用一年半时间完成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古陶瓷基因库的基因标本。王凯丰摄
运用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
正在绘制的古陶瓷基因知识图谱
还可还原历史生活场景
勾连当下人文风物
全景式展现陶瓷世界里的
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
比如
一个明宣德时期青花云龙纹蟋蟀罐修复件
不仅和当年的使用者明宣宗朱瞻基相关
还能了解到其同款传世品
如今馆藏于故宫博物院
以及
有位叫周杰伦的歌手唱红了一首《青花瓷》

图为青花云龙纹蟋蟀罐的知识图谱。受访者供图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表示
基因库建成后还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主动培育世界性课题
力争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国际化平台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文字:吴涛 袁慧晶 霍丹彤
摄影、摄像:王凯丰
校对:杨 旭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