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由“纸上蓝图”变“陆地通途”

↑6月20日,乘坐郑渝高铁G3403次列车的旅客在郑州东站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6月20日,济(南)郑(州)高铁濮(阳)郑(州)段开通运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型,以郑州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17个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中原大地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由“纸上蓝图”变为“陆地通途”。

↑一辆试运行的“和谐号”列车经过郑西高铁河南三门峡市境内的一座高架桥(2010年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两列动车组列车驶入郑州东站(2017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6月20日,济郑高铁郑州首发G9206次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一辆钢轨打磨车在郑渝高铁河南段的一处弯道作业(2019年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一列动车组列车驶过京广高铁黄河大桥(2017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6月20日,郑渝高铁郑州首发G3401次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车上架设郑徐高铁接触网导线(2015年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郑州东站附近一处京广、徐兰高铁交汇的立体枢纽(2016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工作人员在郑渝高铁河南平顶山段一处施工现场作业(2017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动车组列车停靠在郑州动车段停车场,等候进库检修(2016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0年12月12日,从太原南站开往郑州站的D4665次列车停靠在晋城东站。当日,郑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濮阳东站。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4月29日,G55304次试验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施工人员在郑阜高铁先开段跨商周高速连续梁施工现场作业(2017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校对:杨 旭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