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沧桑巨变 江海门户绽放幸福之花

习近平:来这里,最早我是1978年。我对你们这里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现在我再来看看,确实是沧桑巨变。幸福生活也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奋斗出来的,也祝你们这里的生活更美好。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通市考察时的讲话。
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市区南部的滨江地区江面宽阔、烟波浩渺,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被当地居民合称为五山地区。“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过去南通五山地区是化工围江、码头林立。
为响应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从2016年开始,南通下定决心还山以林、还江于民,优化长江岸线布局,在市区段全力打造一个17平方公里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
“江边最大的一个粉尘污染企业华新水泥厂被彻底关停!”据狼山镇街道洪江社区书记许蓉蓉回忆,当时市区两级政府和工会组织成立工作组,对华新水泥厂员工全部进行足额的补偿并退工。“补偿工作我是全程参与的,工人群众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最后全部签字同意。”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五山地区共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小杂船”162条(户),拆除该地区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截堵污水直排口5处,实施20大类近200个工程项目,腾出修复沿江岸线12公里。区域内7公里沿江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新增森林面积超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80%,形成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层次互生的生态体系,原先低散乱污的五山地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生态修复保护典范。如今的五山地区,一泓江水依城而过,市民悠游其间,从“临江”到“滨江”、从城市“后巷”到城市“绿肺”,市民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客厅”里其乐陶陶。
“在长江南通苏州段见到江豚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了。”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信誉说,自2019年底首次观测到江豚以来,最近两年已观测到长江江豚110多次,计300多头次。“江豚的频繁出现得益于水质的改善和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实施。”
据介绍,近年来,南通坚持“水岸共治、江河联治、全域防治”,深入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持续开展重点断面整治提升行动。推进4300多家“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施2264个长江入河排口、423个入海排口溯源监测,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水源,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内主要河道达到Ⅲ类水质,成为城市治水成功范例。此外,南通市确定自2020年起“十年禁渔”,170多条长江渔船全部退捕,约400名渔民转型上岸,使长江生态得到了极大修复,刀鱼等洄游性鱼类资源量也有了明显上升。
上岸渔民张志平是五山地区同心社区(原同心村)人,从小在江边长大,靠捕鱼为生。“2016年响应号召搬离江边后,我们住进了安置小区——园林佳苑,电梯、地下车库、保安、智能门禁等样样都有,房子宽敞明亮,小区绿树成荫,环境特别好。”张志平现在的身份是社区协管员,闲暇之余会和老伴一起在小区散步,他说,同心社区400多户安置户全部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大家都很满意。
监制:张军 于锋
总策划:夏凌云 伍刚
统筹:王薇 陶玉德
策划:高艺宁 孔明
制作:杨梦奎 张松 沈天楠
校对:徐硕
责编:杨 旭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