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编者按: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不断为世界形势向好发展提振信心。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系列,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与纵横家信徒景春关于“大丈夫”的一段对话。景春问孟子:“公孙衍、张仪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孟子不同意景春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朱熹《四书集注》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仁”里,站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行得正、站得直,为着一个理想的目标去奋斗。
【解读】
2016年,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释了中国的中东外交政策。他借用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大丈夫”思想,掷地有声地告诉世界,中国的中东外交,立正位、行大道,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坚定地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充分彰显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在“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多年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校对:徐硕
责编:杨 旭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