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读丨半年经济数据里透露的“稳”与“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半年报”新鲜出炉,如何解读这份中国经济的“期中卷”?这些经济数据释放出了哪些信号?我国下半年的经济发展走向如何?

《热点读》连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为您带来权威解读。

问: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看待这样的表现,说明了中国经济的什么特性?
答: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充满挑战,特别是不确定性和困难,极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所以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够保持2.5%的增长,各项指标呈现了较好的状态,成就来之不易。
中国经济上半年趋势相当于一个V形变化。今年1、2月份经济保持较好增长,3月份经济下行,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下行→企稳→回升”的总体走势,说明中国经济经受住了挑战、困难和不确定性,韧性强、潜力大,宏观经济政策科学、给力。
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经济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方面的成绩如何,释放出哪些信号?
答:这“三驾马车”中表现最好的是进出口贸易,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长13.2%。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健全,能够及时向全世界提供产品,同时也给全球应对高通胀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最快,上半年增速超过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甚至超过20%。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呈现出积极变化——无论是高科技集聚的东部省份,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在以数字化为抓手,打造更“新”更“强”的制造业。
消费方面,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总体保持温和。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增长明显,全国热门商圈人气回升,正重新汇聚消费活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投资等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抗击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

问: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呈现怎样的复苏态势,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
答:整个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内生动力还不强。因此,要着力做好三件大事:
第一,稳住就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到六月份回落至5.5%。这来之不易,但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不可忽视。下半年要下大气力来解决年轻人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二,稳住物价。当下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0年来最高点,欧洲多国面临30年甚至40年以来最高点。全世界多数国家现在都处在高通货膨胀当中,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也都处于历史高位,这会给我们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事关千家万户,因此下半年我们一定要把物价稳住,把物价上涨率严格控制在年初预期的目标之内,在这方面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
第三,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稳住经济大盘,核心就是要使市场主体充满活力。我国已有1.6亿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有了活力,就业问题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经济就能够较快较好回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就不会变。
总体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监制丨龚铭
制片人丨陶郎 禤腾 申珅
主编丨姚文帅
责编丨何肖南
视觉丨马泽宇 王焕琴
校对:杨金凤
责编:栾溪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