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尾“易捕鲤”辽宁水库安家
本报讯 记者李越报道 日前,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和鲤新种质创制团队辗转我省盖州市青石岭水库、辽阳汤河水库等7座水库,共放流“易捕鲤”苗种45万尾。这是我省积极提高水面利用率,首次探索水库养殖鲤新模式的具体举措,预计两年后鲤起捕尾重可达0.75公斤至1.5公斤,放流区域易捕鲤产量可达47.81万公斤。
“我省是鲤养殖大省,鲤产量可达30.82万吨/年,其中池塘养殖约占90%,而水库养殖产量相对较低。”省农科院所属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闫有利表示,鲤属于底层鱼类,在池塘养殖中容易捕捞,而放到水库中,往往难觅踪影,养殖效益低。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以起捕率、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性状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连续强化6代选育,获得了“易捕鲤”新品种,并于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
易捕鲤多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具有高起捕的优良特性。该品种的育成开创了我国以改变鱼类行为生物学特性为目标的鱼类新品种选育技术,解决了大水面因难以捕获,而降低鲤捕捞产量的问题,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汤河水库,已经能够看到“易捕鲤”的身影。据测算,未来该水库鲤产量能达到28.69万公斤。
校对:栾溪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