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科研人员扎根草原 为守护草原最亮底色奉献青春

央视网消息(记者 彭俊 王静远 于晓丹):呼伦贝尔草原发育了多种类型的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珍贵的天然生态实验室,野外观测研究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都十分重大。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就位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中心,是目前我国温性草甸草原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
科研人员扎根草原,为草原常绿常青奉献青春。为了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筛选合理的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科研人员在草原上挥洒青春。他们揭示草原生态演变规律,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了牧区经济发展。
建设智慧牧场,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把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草原生态监测和畜牧业管理中,开发数字牧场管理决策系统、数字草业软硬件技术平台,实现牧场生产、管理、经营等关键环节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在提升牧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同时,保持了草原生态平衡。通过“智慧牧场”的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当地畜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科研人员倾情奉献,把爱洒向无边的草原,让草原生态变得更好,牧民生活得更幸福,成为了他们的共同心愿。
校对:姚晟琦
责编:闫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