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 藏粮于地扎实推进 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央视网消息:在产粮大省湖北,眼下已有3980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建设,藏粮于地战略正扎实推进,夯实了粮食产能基础。
在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的高标准农田里,3000多亩水稻进入灌浆期。村民李光琴家原本有19亩田,随着当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她家分散的土地平整为集中的农田。

当阳市因地制宜,将平原地区的土地以10—20亩为一个单元进行平整连片,对于丘陵地区,则以5—8亩为一个单元进行平整,并对用电、灌溉排水以及机耕作业道路进行了全面布局。
而在湖北武汉,当地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每亩平均投资标准达到了3500元,同时还在高标准农田探索数字化建设。武汉市黄陂区设立了两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可以按时采集空气温湿度、降雨量以及土壤墒情、含盐量等数据,并通过云平台上传。村民可随时调取相关数据,并依此进行农业生产。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汤吉超:据统计,项目区内亩平(均)增产100公斤左右,可节本增效达500元左右。
校对:李明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