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网络媒体生态行】20余载退耕还林 绿色翠染吴起大地

中国经济网延安8月18日讯(记者 杨秀峰 秦佳鸣)延安市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荒漠化严重,风一刮便风沙四起。上世纪末,这里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二十多年过去,这里发生了沧桑巨变,黄土高原变成了满目苍翠的绿色海洋,现已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一位老林业专家用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吴起县退耕还林造就的绿色奇迹:“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

近年来,吴起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吴起为目标,以巩固提升退耕成果为重点,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十三五”以来,完成营造林71.6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21.3万亩,建成万亩以上造林综合示范点5个,发展家庭林场5家,造林10.3万亩,再次将生态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在实施退耕还林同时,通过实施专项财政补贴,完成退化林修复8.4万亩、退耕地森林抚育87.6万亩。
“以前山上都是黄秃秃的,一场大雨就把庄稼冲没了,水土流失很严重。”吴起县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南沟村的生态环境十分感慨。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南沟村一刮风漫天沙尘的情况1998年才开始发生转变,当时吴起县率先在全国开始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南沟村老支书闫志雄与村干部带头造林,并在2000年成立吴起县林海公司承包外地树木种植。

二十多年过去了,南沟村民们的辛勤造林不仅成就了绿水青山,也吃上了“生态饭”。近年来,南沟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以“休闲胜地、山水南沟”为主题,打造成“一心八点”特色景点,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南沟村农区变生态度假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2021年南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76元。此外,南沟村成立的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已累计实现收入400万元,带动商户增收130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实现收入50.8万元。
20余年来,吴起县在退耕还林工作上,从以前的“兄妹开荒”到如今的“兄妹造林”,走出了一条新的绿色长征路,成为黄土高原上崛起的一片新绿洲。
校对:栾溪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