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网络行业热点 塑新网络精神家园——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天朗气清,秋风送爽,28日起在天津举办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吸引海内外目光。“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大会聚焦网络行业热点,探讨网络文明构建。
在大会的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展区引人注目。数字大屏上展示出通过医疗大数据实现互联网诊疗的过程,轻点屏幕,患者就能够通过网络完成初步诊疗,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就医。据介绍,仅2021年,该平台就实现了超过60万人次的诊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雷平表示,互联网医院能够满足患者问诊转诊等一系列需求,真正做到少折腾、少跑路。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从线上平台实现诊疗覆盖,到车联网协助文明驾驶,再到助力农产品走出原产地远销海外,线上线下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
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在网络内容建设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分享见解。从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到网络动漫《吞噬星空》,近年来一批优质网络作品陆续“破圈”,多元化叙事、多角度展现,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受到网友们的广泛好评。
现场嘉宾表示,让大家想看、爱看,需要生产者们动更多的心思,野蛮生长、粗制滥造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时。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认为,网络视听行业见证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许多重大事件,主旋律题材呈现精品化、时代感、年轻态等多重特点。
无论是喜闻乐见的动漫电影,还是传播广泛的新媒体产品,网络优质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网络文化的享有者,让创新活力尽情迸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网络文化。”大会发布的《共建网络文明天津宣言》如此号召。

参展人员在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展示一款为孤独症儿童开发的功能性应用软件。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颁布或出台了40件涉及网络诚信内容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网络诚信法治建设步伐加快,网络诚信的相关条款已经成为法制层面的硬性要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已然深入人心。
在网络谣言治理分论坛上,参会专家展示了标签化、实名制、公布属地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如今,网民已经成为治理谣言的主力军之一。”新浪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
与会专家认为,网络谣言等违规行为背后,仍是“流量经济”“眼球经济”等思想,在加大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个人组织的惩处力度外,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生态环境构建也愈发重要。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识别谣言、拒绝谣言,也成为互联网相关方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必修课。

参会人员在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国家网信办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网信部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00多亿条,账号近14亿个。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3491家,警告3052家,罚款处罚283家。(记者郭方达、尹思源)
校对:栾溪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前7月外送电量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山西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 我国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更好服务大众出行 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解读《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 “三支一扶”已累计选派46.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2300余个区县的基层单位 服务山乡 绽放青春(倾听)
- 人社部:“四个强化、一个简化”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江苏东海:“三驾马车”拉跑富民兴村特色农业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海南防控形势趋好 将循序渐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中央文明办:加强教育引导 让主流价值充盈融入整个网络空间
- 长三角扎实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身边这十年丨依法的权益,成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