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元代文物将现身 福建圣杯屿海域水下考古9月全面展开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福建圣杯屿海域的元代海船水下考古,将于近期全面展开发掘工作。一大批元代龙泉窑瓷器,有望在700年后,滤沙去泥、重现世人。本次水下考古,将为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本次发掘的元代海船遗址,位于福建圣杯屿海域。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院组织开展相关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首次找到海船水下位置。

2021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发现水下堆积主要为瓷器和船体,尤其是船体两侧约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文物密集,甚至有成摞的瓷器堆积,且绝大部分可以复原;本次调查还采集标本近700件套,器类丰富,包括碗、盏、盘、洗、高足杯和香炉,以及龙纹大盘和双鱼洗等。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 孙键:(船货)基本是龙泉窑瓷器为主,那我们就按照龙泉窑的生产年代来进行一个划分,就是从龙泉瓷的这种风格、造型这种工艺来说,年代倾向于元代的晚期。

近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国内造船史、海外贸易史、陶瓷考古等方面的多位学者,就遗址发掘展开专家咨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沈岳明:类似于五线谱一样的,这个可能更清楚,有五道线,这个还(用短斜线)弄两下,所以这个都是典型的元代特征。

沈岳明教授所说的“五线谱”,通常位于瓷器外腹口沿下,5条横线贯穿外腹周遭,再加3道类似音符的短斜线点缀,形神相似,“五线谱纹”成了专家学者对瓷器上此类纹样的通俗称谓。除了这两件高足杯,水下调查阶段采集的多件青瓷碗,其外腹也装饰有五线谱纹。

另外,碗、盘、洗等器物的外腹,出现双线莲瓣纹,在专家看来,这同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据介绍,正式考古发掘,在今年9月上旬全面展开。
校对:李明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