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心:载着9名中国援意医疗专家和31吨防疫物资的航班,最难忘!|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④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4期邀请的是来自意大利的马慧心,她为东航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4期
姓名:马慧心
国籍:意大利
职业:东航欧洲营销中心罗马营业部意大利籍销售代表
对于常驻罗马的东航欧洲营销中心罗马营业部意大利籍销售代表马慧心(Fraceschini Martina)来说,上海就像是一见钟情的恋人,初次相遇就被上海舒适优雅、摩登时尚的自由气息所吸引,分别后在回忆里依然留存着这座城市缤纷热闹、跳跃灵动的明亮画面。
意大利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让中意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东航的MU787/788上海-罗马航线于2011年3月开航,11年来累计有近200万人次的旅客选择东航往来中意两国。在参加意大利第56届TTG国际旅游展时,多家意大利商旅管理公司、OTA旅行社、华商旅行社及意大利各大区旅游局来到东航展台提出合作意向。
“马可·波罗从罗马来到中国花了4年的时间,而通过我们东航的航班,你只要在最新的A350宽体飞机上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就可以看见东方明珠。”马慧心常常这样向她的朋友和客户们,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工作。

最难忘首个中国援意医疗专家组航班
但是说起11年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航班,那一定是2020年3月12日的MU787航班,那个航班只有9名乘客,却携带了31吨行李。他们是首个中国援意医疗专家组和防疫物资!那一个月时间,马慧心参与保障了三个从中国出发的医疗援助包机工作。
专业的医护团队为意大利的疫情应对提供了最有用和最及时的帮助。“我记得第一班医疗专家包机抵达罗马的时候,公司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海报提到了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意大利当时也是第一个派出专家组来到现场施以援手的国家,这让我理解了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也被中意两个文明古国的绵长友谊所打动。”
实现“蓝天上的东方梦”
Martina为自己选择了“慧心”这个充满东方韵味的中文名,希望拥有智慧之心。从小喜欢中华文化的马慧心在罗马第一大学(智慧大学)学习中文专业,2012年成绩优异的她又获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一学期的机会,2016年她终于怀着由衷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来到了上海。中意双语流利的她最终加入了东航,实现了自己“蓝天上的东方梦”。

作为东航优秀外籍员工,马慧心每年都有参加上海总部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让她跟上海越来越近。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四海同心、回家看看”活动,她和42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东航“家人”相聚在上海,走进东航总部。在学习航空业务知识之余,他们一起在外滩散步,欣赏着一侧灯火不熄的陆家嘴、另一侧历史绵长的万国建筑群,为这现代感和古典美完美的结合而惊叹。
最难忘的上海味道:小笼包
上海不仅有美景,也有美食。来自美食文化同样悠久的意大利,马慧心对“吃”这件事情格外“严格”。最得她芳心的就是上海街头巷尾广受欢迎的小吃——小笼包。精致小巧的外观,皮薄馅多的口感,蘸上一点儿醋,是让她难以忘怀的上海味道。

疫情前,东航每年都会参加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在罗马人民广场举办的大型春节庆祝活动,活动主要包括舞狮、太平鼓、歌舞、杂技、武术、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表演。“疫情结束后,我期待和同事们共同参与这些意义非凡的文化活动,向大家展示更多中国文化的精彩和上海的城市魅力。”马慧心说。
“老外讲故事”第二季
《海外员工看中国》
百集融媒体产品
9月7日起上线
持续100天
请继续关注
校对:栾溪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