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家书屋“充电”成了秀水村新时尚
本报记者 王晓波
“这几年,黄牛市场行情好,养殖的农户都富了起来,这不,趁着闲暇,俺也来学学相关技术。”“咱这农村妇女,就想弄好自家的庭院,所以想来书屋取取经。”
9月13日一大早,铁岭开原市城东镇秀水村的农家书屋里,张羽林、唐本凤等村民手里捧着不同的农业书籍,看得津津有味。
到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充电”,学习农业技术,已成了秀水村的一种新时尚。乡村振兴,乡村群众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为了全面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为村民打造家门口的“精神粮仓”,2019年,秀水村建起农家书屋,并向村民免费开放。
3年来,秀水村不断完善农家书屋,从村民实际需求入手,通过乡镇分发、村民捐赠、集中购买等方式,定期充实书籍种类,以此为村民“补课”“充电”,目前书屋有图书1100余册,其中农业方面的书籍占比最大。
这几年,来书屋学习的村民越来越多,有查阅秋收生产知识的,有解决种养难题的,还有向先进典型学习的。“以前大家闲了就是打牌、聊天,现在书屋就在家门口,不仅培养了读书习惯,还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唐本凤说,眼下就要秋收,她抓紧农闲时间来书屋看看书,给自己充充电。
农家书屋管理员张丽岩介绍,书屋开放3年来,村民不仅养成了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文明意识也在自觉遵守书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村村有书屋,处处闻墨香。在城东镇,农家书屋不止这一家。近年来,城东镇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如今,全镇12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缕缕书香,也引领农民在书屋中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校对:杨 旭
责编:闫 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