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传统节俗里的诗性美学
细品一下,传统节俗里蕴藏着许多有趣的中式美学。比如,某个节吃的顿数多,吃前准备隆重,这个节就是大节。春节大,吃的顿数也最多。中秋节一天要吃三顿过节饭,而且提前就开始买月饼、准备过节食品,所以单从吃的方面说,中秋节就是个大节。据史料记载,宋代给公职人员一天中秋假,在这一天,亲友团聚、赏月、吃月饼、互送礼品、庆丰收、游戏娱乐等,在瑰丽神话的烘托下,中秋备受珍爱。
民俗学家黄涛重温先民真实的生活图景,剖析中秋的起源、流变与现状,打捞历史时光里专属于中秋的诗性。
一直以来,中秋赏月已经成为一种节俗活动。作者通过考证古籍梳理出,在汉代,月亮崇拜基本为皇家垄断,很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而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独属于中秋的风俗。《全唐诗》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位诗人之手。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张祜《中秋月》等。
八月十五夜“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这样大张旗鼓地“赏月”也是逐步形成的。作者考证,唐朝初年主要是官员、文人家庭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夜赏月、赋诗、饮酒、游戏等,一般人家还没有如此雅兴;但到了中唐时期,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到整个社会,寻常百姓家庭也开始在这一天聚会、宴饮等;到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宋代的中秋更是热闹非凡。据《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载,中秋节各酒店都卖新酒,虾蟹正肥,石榴、梨、枣、栗子、葡萄等果品新鲜上市。中秋之夜,人们都争相到酒楼占好位置以赏月。中秋这天人们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中秋节活动已从唐代的夜晚宴饮赏月,发展到宋代的全天都过节,而且是全民狂欢。
《中秋》一书封面设计特别选用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八月》,描绘的就是中秋的节俗之美,画中古人把酒邀月,良辰美景,千古依然。
校对:杨 旭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