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 | 6年攻坚扭转长江生态 长江渔民端上“新饭碗”

央视网消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此后的时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法规,让长江保护提质增效。
攻坚战行动见成效 水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2018年,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八项主要任务直击长江水污染的要害,到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首次全线达到了II类以上,长江的水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2019年起,启动长江、渤海和黄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目前,已基本摸清了长江及渤海排污口底数。
“十年禁渔”休养生息

实施“十年禁渔”,扭转长江生态。2017—2020年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长江禁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大批渔民们响应国家政策,退捕上岸,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活方式改变了,渔民们的意识也发生了转变,不少曾经的打鱼人变成了护鱼人。
目前,禁渔成果已经初步显现,在重庆万州,鲢鳙、鲤鱼等鱼群频频现身。
长江保护法让治理保护有法可依

保护治理长江有法可依。2021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不但把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等囊括于一个法律中,更有利于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全面保护,并对各级政府在长江大保护上的责任做了明确划定,有利于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尽职尽责。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沿线多地执法部门加强辖区域内重点水域的巡逻检查,严厉打击盗采江沙、运输违禁化学品等违法行为,保证有法必依。
校对:盛楠
责编:李莹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