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非洲青年数字创新背后的“中国经验”
新华社记者周楚昀
“中国是我们非常好的伙伴,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愿意了解并帮助我们成长。”乌干达青年企业家迪莉娅21日在参加非洲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首期“数字创新和跨境电商”训练营后对记者说。
“数字创新和跨境电商”训练营21日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结束。这一培训项目为期8天,近30名来自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非洲青年企业家通过中非专家联合授课、主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学习创业运营知识并分享创业心得。
迪莉娅曾先后在西安和北京学习生活共11年。她说,中国唤醒了她的创业精神,回到非洲后看到的很多问题都能在中国的经历中找到对应解决办法。
迪莉娅在中国看到人们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快速获取所需医疗信息和建议,而智能手机在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正在快速普及,这启发了她和伙伴们一起开发相关手机应用的想法,希望能以此帮助更多乌干达人。
迪莉娅3年前在首都坎帕拉成立了一家健康科技初创公司,公司名称在当地主要语言卢干达语中意为“我的医生”。公司开发的同名手机应用已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它与当地医疗从业者委员会合作,为使用者提供专业的在线问诊服务和医疗保健建议。
训练营的另一名学员、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内尔在获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后,回国创办了一家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数字金融公司。
内尔对记者说,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对他回国创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电商领域的成功经验也让他深受启发。2019年他曾组织清华大学的同学前往埃塞俄比亚与当地青年企业家进行科创与文化交流。“我希望能让中国同学了解非洲,同时也让非洲青年了解中国发展、中国速度。”
像迪莉娅和内尔一样,近年来一些非洲青年从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中获得灵感和经验,重返非洲后结合本地需求进行尝试与创新,成为当地数字经济和数字创新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我们年轻人是非洲的未来,要抓住一切资源和机会建设非洲。”吉布提学员迈海德说,中国近年来一直在为非洲的青年创业者提供机会,他对此表示由衷的感激。
非洲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是招商局集团与吉布提政府合作投资开发的东非国际特别商务区的先导项目。该中心计划每年在吉布提和东非地区选拔20至30名优秀代表到中心学习、培训和实践,希望在未来五年为非洲培养150名青年创业领袖,带动当地青年就业和经济发展。
校对:栾溪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