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腾看中国·古运河的新生机|北京通州:“生态河道”之变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描写北京通州的著名诗句。诗中的古塔,指的就是通州大运河畔的燃灯塔。漕运时代,南来的漕船以及商民船员看见它,就知道终于抵达漫漫航程的终点。

燃灯塔今天依然伫立在大运河旁。当初运河两岸居民的“镇河塔”、商民船员的“祈福塔”,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标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京冀两地共同推动河道综合治理,先后对北运河、通惠河、小中河等40余公里的河道进行疏挖,大运河水生态大幅改善。

6月24日,自河北香河、北京通州分别出发的游船相向驶过杨洼闸,标志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未来京冀两地将整合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优质资源,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及其沿岸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记者:夏子麟 田晨旭 张骁
编辑:王燕
包装:夏勇 龙冷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校对:闫尚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