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追求“网感” 当心遭反噬
高 爽
近日,都市生活剧《东八区的先生们》因为遭观众痛批而被播出平台下架,和此前因有道德失范艺人出演而下架的作品一样,它的“消失”也让网友“喜大普奔”。
《东八区的先生们》并不是第一个因为剧情烂而被下架的作品,此前,还有《我是刘金凤》《雷霆战将》等内容争议较大的作品被下架。可以说,“一烂就下架”渐成播出平台常规操作。网友以后评价烂剧,可以在“烂”“比较烂”“特别烂”等级别之上,再加上一个“下架”级。
所以,是时候给影视剧创作者提供一个“防下架指南”了。
“指南”的第一条,是正确的历史观。《雷霆战将》里,前线将士衣着光鲜、妆容精致、住别墅、喷发胶。更多的雷剧里,经常有以一当百的神枪手、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武林高手。这表面上是历史知识甚至常识的缺乏,深层次来说就是历史逻辑走偏。再以古装剧为例,关公战秦琼式的知识错误且不说,网友不能忍的是把很多现代观念加诸古人身上,尤其是对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民族伤痛进行戏谑的表达。也就是说,创作者不仅要有对历史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应该思考的是“何以中国”,真正了解中国的概念和中国人的精神、情怀其核心与本质是什么。
“指南”的第二条,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东八区的先生们》受到网友诟病,主要在于其不尊重女性,诸如物化女性、宣扬女性拜金、贬低女性职业能力等。
“指南”的第三条,就是对“网感”的过度看重。所谓“网感”,就是及时捕捉“热搜词”,使之成为重要的信息扩散节点进而制造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能力。追求“网感”,说白了就是揣摩受众的喜好,并以专业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一旦“网感”捕捉得不准,轻则悄无声息,重则遭遇反噬,更严重的就会被下架。
以《东八区的先生们》为例,有人做过分析,该剧“在主角人设打造、每个人物承担的话题点、整体都市男女恋爱的话题点分布等方面,也都经过精心搭配和选择,市场流行什么就打造什么。”剧集推出后“如何营销、带话题、获得多少热度值都是有预估的。”但是,越是引来了流量,反噬的作用也就会发酵得越大。
上述三条,其实也可以总结成一条,那就是了解生活、尊重生活,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文艺来源于生活,当创作者生活感受不足时,就会更愿意相信那个由网络热搜组成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网感”就是受众头脑中真实的想法。那些雷人的桥段,那些挑战道德底线的观念,可能同样是在所谓“网感”的指导下生产出来的。吊诡的是,他们所得到的“网感”已经是二手的了,因为众多热搜词都是通过大数据整理拼接而成的。二手“网感”下产生的塑料生活肯定距离群众真实的喜怒哀乐很远,又如何能赢得他们的掌声呢!
说到底,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才会永远不下架。
校对:李莹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