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掌握“话语权” 抢占“制高点” 我省各类标准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本报讯 记者赵铭报道 灌注式复合混凝土路面高强、抗裂,价格高昂。为了补齐技术短板,辽宁新发展公路科技养护有限公司联合科研院所,组织制定了地方标准《灌注式复合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去年,我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路面应用该技术28.95万平方米,不仅降低了道路的建养成本,更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品质与运营能力。
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领制高点。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以建设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为核心,着力提升标准质量水平,标准化机制进一步健全,标准化改革深入推进,标准实施和监督取得较大成果,标准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省各类标准数量增长,“含金量”提升。截至目前,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0项,居全国第八位。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1814项,居全国第七位;在2021年主导的49项国家标准中,数量位于前三名的行业分别是医药、卫生、劳动保护,机械和化工。地方标准总量达2110项,居全国第十二位;2021年共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51项,同比增长59.87%。团体标准总量达640项,居全国第六位;2021年共有48家社会团体公开团体标准160项,同比增长64.95%。11609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79350项标准,居全国第七位,2021年公开12247项企业标准,其中活体动植物材料及附件和用品的标准数量最多。
标准化工作模式不断创新,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沈阳建成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我省在全国率先将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改为自我声明公开。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推广首席标准官制度,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07个,现有国家机器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个、农药和染料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1个。全省共有驻辽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45个,居全国第五位;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1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8个。
同时,我省加强标准监督检查,帮助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制度,监督抽查企业标准3000余项。建立地方标准管理平台,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得到增强。深入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全省1000余家企业参与,公布对标结果1500多项,编制对标方案163项。
校对:栾溪
责编:杨东溟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