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老刘的乡村振兴实践
返乡创业十年后,现年53岁的湖南省宁乡市“新农人”刘跃华,依然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自豪。
尽管屡经磨难,如今他在家乡宁乡市大成桥镇永盛村创办的生态农业公司欣欣向荣:农产品加工厂、乡村振兴培训学校、乡村旅游民宿、研学基地等,环绕整个村庄。
过去十年间,永盛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2013年,长期以采煤为业的永盛村,因煤矿资源枯竭陷入困境。众多矿工无奈重返农田,靠种水稻谋生。恰在此时,刘跃华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回到村里流转土地种田种菜。
刘跃华对返乡创业充满自信:“农业大有可为,关键要想方设法提升农业附加值,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创业过程中,刘跃华把永盛村20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过来,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和牲畜。他把村里废弃的学校改建成湘菜加工厂,把村民的闲置楼房改装成旅游民宿,还建了一个青少年农业研学基地……
从那以后,永盛村的周末和节假日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游客日渐增加。不少村民在刘跃华带动下,把闲置的房间改成民宿。
大成桥镇永盛村党总支委员朱思婷说,通过土地租金、房屋入股、经营提成、工资薪酬、零散务工等多种形式,直接带动农户就业创业近千户。
随着永盛村创业日渐红火,乡村经营人才不足的短板开始显现。刘跃华决定,把村里废弃的矿山办公房建成一所培养农村人才的学校。
2017年,长沙市湘都中等职业学校在永盛村正式开学,学校开设农业技术、农村规划、农林园艺等专业。2021年,刘跃华作为法定代表人成立宁乡市湘都乡村振兴学院,重点开展乡村规划设计、职业技能提升等特色培训。
“以创业带动农业发展,带动乡村人才培养和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才能推动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永盛村党总支书记谢明说。
(本报记者谢樱)
校对:李莹
责编: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