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绿色环保储粮 记者现场全过程体验
不仅在收获环节,在粮食储存环节,绿色环保的新科技也在守护来之不易的粮食。总台记者走进位于江西上饶的中央储备粮横峰直属库,现场体验和感受科技带来的新变化。

总台记者 殷一元:随着中晚稻的集中收购,目前中储粮横峰直属库已经在多个分库,同时敞开收购。这里就是存放中央储备稻谷的粮仓,这栋仓房长35米、宽29米,粮堆高7米,一共储存了4000多吨稻谷,也就是说此刻,八百多万斤的稻谷就在我的脚下。这么大一个仓房,这些粮食是如何做到防虫防霉、储存保管的呢?

据中央储备粮横峰直属库仓储保管人员高全介绍,有一项氮气气调储藏技术,能把粮温常年控制在25℃以内。

总台记者 殷一元: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在空气中占比78%,虽然不常听说,但它的用途却很广,比如说像我们常吃的薯条薯片,鼓鼓的袋子里填充着的其实就是食品级氮气,而在粮食保管中应用的氮气气调技术,其实就是把粮仓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薯片包装袋。

中央储备粮横峰直属库仓储保管人员 高全:当氮气浓度达到98%时,就能有效防治害虫,杀死害虫,从而起到延缓粮食质量劣变、“锁鲜”的目的。

中央储备粮横峰直属库总经理 徐利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切实维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坚决守住、管好大国粮仓。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陈烨炜 刘成 魏宇翔 宋大珩 传刚 一元 杜曦晨)
校对:李明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