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不断深入,山东省齐河县—— 绿色发展动力足(走进县城看发展)
“哐——哐——”
在山东西北、黄河北岸,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深处,一座4.3米高的焦炉已成钢铁废墟,残存的部件正陆续被铲进卡车。
厂房内的静谧一角,利用焦炭余热运转的山梨酸钾生产线正紧张有序生产。该生产线年产量1.3万吨,其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落后产能没有未来。”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勇说,金能科技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的山梨酸钾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增加9.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原料与能源双循环、原材料和副产品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碳’上严约束,在引领上做示范。”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说。近年来,全县纵深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做好增“绿”、降“碳”、优“能”文章。
传统产业降碳减污,老树发新芽。2021年以来,齐河县深入推进降碳减污工作,以国企引领高质量发展,城投集团积极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业务,年处理建筑垃圾80万吨,收入达1.3亿余元;以金能科技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107个,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程22个,万元GDP能耗下降10.51%。
新兴产业增绿赋能,新树长强枝。齐河县境内,63.4公里的黄河岸线绵延,县城东南,63平方公里的黄河北展区朝气蓬勃。
“北展区原为黄河泄洪而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这片土地得以发展。”齐河县县长陈光春说,如今,北展区已成为新兴产业沃土,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黄河国际生态城在此澎湃着绿色动能。
位于齐鲁高新区的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内一尘不染,存放干细胞的容器常年保持在零下196摄氏度。
该公司主要从事干细胞治疗技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生物样本储存等研究。
2016年10月,卡森细胞入驻齐鲁高新区孵化器,最初办公室只有30平方米。“为支持高新企业发展,县里成立了工作专班,县委书记任组长,从产业、金融、场地等各方面给企业提供支持。”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齐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滕志刚说,目前卡森细胞的办公面积已发展至6000多平方米,年纳税300多万元。
离高新产业园区不远处,前沿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经竣工,其研发的一种国家一类创新药物,若项目全面达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税超5亿元。
生态建设不断深入,昔日的黄河荒滩蜕变成宜居宜业宝地。“2011年,县里引进第一个文旅项目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十年磨一剑。今年,齐河县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梅见证了齐河文旅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丁梅告诉记者,现在,黄河国际生态城内,泉城海洋极地世界、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等文旅康养项目达百余个,总投资逾千亿元,近年吸引游客达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过百亿元。
校对:姚晟琦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