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江湾蝶变“天空之镜”
近年来,围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这一总体目标定位,重庆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在中心城区的“两江四岸”上,打造出一个个“风景秀美”的滨江广场。系列报道《二十大时光·看身边的变化》,今天一起到南岸区的大鱼海棠广场,去看看这个江湾如何蝶变为重庆版的“天空之镜”。

海棠花阶、亲子草坪、无边水池,一眼尽收山水城景,在被称为重庆版“天空之镜”的大鱼海棠广场,来打卡的市民每天都有很多。

谁能想到,如此美景,几年前还是城市江湾上的一处“伤疤”。住在周边已有近20年的市民曾丽娟告诉记者,曾经这里是个非法码头,餐饮船舶聚集,堆肥的菜地让市民无法靠近江边。2019年,当地启动环境整治工程,她眼见着这片江滩一天天变美了。

“我觉得两年的变化好大,原来环境很差,现在美极了。”南岸区南坪镇汇雅社区居民曾丽娟说。

变化的背后,其实是城市建设者们对山水之城的理解,和在城市颜值提升方面的精雕细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肖礼军介绍,大鱼海棠广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江面非常开阔,他们结合这个特点,来打造整个江浩公园,同时再植入一些生态文化元素,形成广场空间的特色。

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四级调研员李萍透露,关于大鱼海棠广场这个片区的生态修复,他们主要对沿线的堤岸护坡进行了梳理,对原有的大型乔木进行了保留。

整治加修复,荒坡变公园,2021年10月,占地1.9万平方米的大鱼海棠广场正式建成开放。

南岸区南坪镇汇雅社区居民赖永芳告诉记者,原来他们要到很远的公园去耍,现在有了这个公园,七八分钟就走到了。

一位市民说,广场设施修得很好,直饮水很方便。

“平台跟江面融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在江的中间,挺舒服,也挺和谐,”有的市民表示很喜欢无边水池的设计。

事实上,大鱼海棠广场只是“两江四岸”公共空间改造的一个节点项目,目前南岸区正在对该区域3.43公里的长江岸线进行库岸和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后,在不同的江面标高,将形成城市景观、休闲活动和自然江滩三个景观带,水与岸将迎来新的蝶变。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蔡强 肖洁 特约记者 杨君)
校对:闫尚 责编:杨东溟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