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集聚地 创新的孵化器(新时代画卷)

陕西省西安高新区一家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智慧物流小车在进行物品运输。
新华社记者 刘 潇摄

江西省新余高新区光电新材料产业园,技术工人在微距发光二极管背光玻璃镀膜生产线上作业。
赵春亮摄(影像中国)

在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体验中心,50余家企业的80余款软硬件产品在此展示。
本报记者 徐 靖摄

在海南省海口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科研人员在做金属骨钉旋入旋出实验。
袁 琛摄(影像中国)

作为北京市三大科学城之一,位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的未来科学城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数据来源:科技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十年来,国家高新区成功探索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从推动科技产业化到更加注重创新策源的转变,从融入经济主战场到更加主动支撑国家发展与安全的转变。
十年来,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书写了一份“创新驱动看高新”的生动答卷。
高铁、北斗等“国之重器”在这里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芯片、量子通信卫星等业界“第一”在这里诞生,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张江集成电路、武汉“光谷”、合肥“声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畅通经济发展“毛细血管”,涵养创新创业“微生态”。国家高新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不断释放创新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 谷业凯)
校对:王永
责编: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