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更细化 屋里有温度 屋外有蓝天
央视网消息: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和地方都在持续发力。今年秋冬季,天津、山西、辽宁等地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天津市采用新手段防治秋冬季大气污染

在天津西青区一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里,工作人员正在给铸塑机安装一款特殊的环保监控设备,这个设备能够让环保部门在指挥室里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污染治理设施同时进行“双监控”,避免出现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情况。
为做好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天津市生态环境部门启动了24小时指挥调度机制,这套“双监控”设施成为了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已在近6000家一般大气污染企业中安装,让大气污染防治更细化。
清洁取暖工程 屋里有温度屋外有蓝天


近日,在辽宁大连,东北首个核能供暖项目——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刚刚竣工。这一项目利用核电站发电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供暖效率更高,计划供暖面积达24.24万平方米。今年冬天,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的群众们就能用上零碳、绿色的核能供热。


这两天,山西朔州市麻疃村的村民们在采暖季用上了电能,取暖做饭不再烟熏火燎,实现了屋里有温度、屋外有蓝天。为了鼓励居民放心使用,当地政府推行阶梯电价,居民在用电超过一定额度的时候,电费反而更加便宜。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北方地区冬季的清洁取暖改造,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不仅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上明显提升,也减少了6000多万吨散煤的燃烧,显著改善了空气质量。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