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面貌|新疆泽普县: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央广网泽普10月28日消息(记者罗成 通讯员马季)近年来,新疆泽普县始终坚持兴产业、促发展,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强化疫病防治体系,推进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使畜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品质不断优化,产值逐年增加,使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不断转变,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泽普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建设项目,带动帮扶广大群众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县畜牧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和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养殖基地(央广网发 徐慧梅 摄)
在波斯喀木乡苏盖提艾日克村的群众大多都饲养牛羊,多年以来,一直以传统的庭院养殖方式育肥牛羊,不但发展空间有限,还影响品质和数量。这几年,村民阿布都热西提·买买提与11户村民联合筹资360万元,建成集牛、羊养殖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让合作社逐年壮大、社员们年年有分红。
“我们合作社建立第一年,收购了1700只羊、40头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如今,我们顺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建成4栋标准化圈舍,牛存栏1450头、羊存栏4000只,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村民阿布都热西提·买买提说。

养殖基地(央广网发 徐慧梅 摄)
泽普县各乡镇有效整合畜禽资源,成立畜牧养殖合作社,将农户分散放养的畜禽采取集中统一喂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出售的模式,使畜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品质不断优化,不仅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发展,也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泽普县围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目标,坚持数量与质量、发展与规范、示范与创新并重,依托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鼓励农业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农技推广人员、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和创业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泽普县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显著。

养殖小区(央广网发 徐慧梅 摄)
现如今,畜牧养殖已经成为泽普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各族群众正依靠畜牧养殖,向着小康生活大步迈进。“泽普县今年新建乡级林下养殖示范基地10个,村级养殖示范点134个,目前,林下及庭院家禽养殖鸡出栏443.9万只,鸽子出栏243.6万羽,全县肉蛋奶产量同期增长12.9%、36.4%、5.4%,农产品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周巧娟说。
校对:李明
审核:窦志坚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