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举行系列创科活动 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近年来,香港各界积极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特区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各类机构纷纷通过举办创新科技普及活动、汇聚人才、加强与内地合作等措施,多管齐下,积极将香港建设成国际创科中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在10月30日至11月4日合办“2022香港金融科技周”,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加者相互分享见解,提出创新思维,推动创新科技成为香港的新经济动力。
为了推动创新科技在社区的知识普及,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主办“创新科技嘉年华2022”。活动以“创科力量 梦想启航”为主题,10月22日至30日在香港科学园开放,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展出多项创新发明和科研成果,让市民了解创科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激发青年的创科热情。

参观嘉年华的香港小学生韩曜聪表示,参观创新科技展览的感觉非常新奇,了解了很多不同机器的原理,明白了现在香港的科技发展水平颇高。他希望以后也能从事创科,发明一款自动清理垃圾的机器,让香港更环保、更干净。

香港小学生余浩贤表示,在科技展览上体验了遥控车和虚拟现实技术,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希望以后可以多学习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知识。
持续推动创科的发展,是让经济更优质多元的重要策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重点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通过与香港及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在香港科学园成立了28所研发实验室,汇聚约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创科人员。不但为香港培育及建立科研人才库,还促进研发成果转移至应用层面,为社会各界发展带来益处。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执行董事胡子祺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介绍道,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的主题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保护公众健康和发展医疗科技。实验室最大的优势就是跨领域和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数据科学,药剂药理和人工智能等。胡子祺表示,香港科创生态圈日趋成熟和多元化,加上特区政府近年来大力投放资源发展科创产业,相信科创产业在未来几年将会高速和跨区发展。

作为亚太区内首个人工智能设计研发平台,“InnoHK”的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希望背靠祖国,立足香港,为全球设计行业创造积极正面的影响。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总监黄伟强介绍道,目前研究所主要进行的有三个大范畴的科研项目,分别是人体工学与包容性设计、创新产品与服务设计以及智能时装设计与质量控制。他说,“我们希望透过这三个大范畴的科研,可以促进行业和社会在创新研发和可持续发展。”

“香港的优势在基础科研。怎么去把基础科研从0到1、1到10发挥出来,然后跟大湾区、深圳合作,把我们这里的高科技基础科研变成现实。”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认为,香港的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而弱项则在于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产品和商品。科技园公司旗下的科学园的工作就是为研发创造条件,为初创型企业找到它们的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表示,香港的创科生态环境在今年有很大提升,不仅特区政府投放了很多资源,国家也推出许多政策支持香港科学家和内地科学家合作,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无限机遇,香港创科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总台记者 周伟琪 李志强 王瀛 叶丽丽 魏可枫)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