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茶座 | 筑起超级工程的青年有多飒?
你知道环球影城里的5G基站藏在哪里吗?
你见到过机器人造楼吗?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青年报特别策划制作了
《青年茶座》系列节目。
本期邀请了
隐藏在这些“硬核”基建项目背后的青年
共同探讨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
等热词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青年在其中该如何学以致用
助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研究生陈宇麒看到二十大报告后感觉很振奋:“身边许多实体经济相关专业的同学,像我们这样材料学、土木工程等基础学科的学生,有时会担心未来不好找工作,只能去工地。现在听到报告里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更觉得未来可期。”

“其实建筑工地已经不是大家想象中人山人海、尘土飞扬的模样了,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了。”90后二十大党代表肖帅是中国建筑三局工程师,毕业时他主动选择进入建筑行业,随即被分到一个偏远的项目上,可他甘之如饴:“没有那时吃的苦,后面我可能也没有勇气逆行一千多公里驰援武汉,和4万多名建设者一起用十余天的时间建起火神山雷神山。”

“我坚信将会有一批又一批怀有家国情怀的创业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希望自己也能成长为其中一员。”95后禤俊鹏高中便瞄准了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攻关,而后填报专业时专门选择了与之相关的机械工程专业,如今他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研究智能施工机器人,立志于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他相信“事情做成之后,可以为建筑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新基建来说,需要更多高科技人才”,中国铁塔的产品设计师张新在节目中给大家留下了寻找环球影城5G基站的考题。她见证着信号塔的形态变化,它可以出现在城市成为一道景观,可以出现在公园里变成一颗树,甚至可以建在雪山之上变身“应急塔”进行地震速报预警,“不再是大家想象中笨笨的样子了。”

为什么中国基建越来越强?
青年到底该如何参与国家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史志钦认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干兴邦”
这四个字其实便给出了所有答案。



责编:窦志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