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成功转体
11月22日凌晨,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1标迎来关键节点,该标段施工的国内首座超宽三维不对称转体桥连续跨越4条铁路线(7股铁路线)实现成功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最宽、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等多项转体桥世界纪录。

该转体桥为钢箱梁T构转体桥,超宽超高异形三维不对称结构,转体总重15800吨,采用整幅转体方案,是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由城投公路负责建设。转体桥长190米,梁宽由40.5米渐变至99.3米,梁高达8.2米,桥面最大纵坡6.04%,桥梁两端最大高差达到12米多,重心偏离桥墩中心8.7米,两端长度、重量相差太大,常规转体方式难以实现,施工难度极高,目前国内外尚无施工先例。该转体桥桥体自东向西依次跨越上海机场联络线(在建)、沪昆高铁、沪昆铁路及改线沪昆铁路(在建)4条铁路(7股铁路线)。在三维不对称、转体桥面宽、跨越铁路股道数量多等因素影响下,该桥在施工中面临桥面稳定与平衡控制,桥面横向变形控制、转体过程控制、安全风险控制等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为解决桥梁结构异形带来的三维不对称问题,建设团队与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联合攻关,采用三维CAD重心复核技术、基于沙箱的应力差不平衡技术、顶力+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梁体的平衡配重。转体过程中,项目部采用应力监测超限实时预警系统、转体自动化实时姿态监测系统、防倾覆自动预警信息化系统,通过构建BIM信息化模型,实时动态指导转体施工,安全精确引导钢梁转体就位。

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西起上海嘉闵高架,东至桂平路,沿线穿越上海松江、闵行、徐汇三区,全长约7.18公里,是虹桥枢纽“一纵三横”快速集散系统中的南横通道。作为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交通重大工程,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对加快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支撑城市结构转型、完善上海市骨干路网、提高快速路系统服务保障度具有重要意义。
(总台记者 白廷俊)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