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消息:在前不久闭幕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各项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后,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调整优化体制试点范围和分区,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初步构建起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生态全要素保护和一体化管理。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 孙立军:经过不懈努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持续好转,草地植被覆盖率达67.31%,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恢复,特别是旗舰物种藏羚羊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7万只左右,藏野驴增加到3.6万只左右。河水径流量、湖泊面积持续增大,湿地总面积包括河流的水岸线总体保持稳定。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每年为流域18个省份和5个国家提供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 孙立军: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三江源生态系统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职能,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责编:刘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