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仨项目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
“汉字之旅”、“九一八研学足迹点亮全国”、“科普惠民三进工程”
辽宁仨项目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
辽博举办的“字途”教育展吸引了大量观众。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
本报讯 记者朱忠鹤报道 既要让观众走进博物馆,还要让博物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扩大展览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全国文博机构均在探索如何提升社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日前,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对外公布结果,在全国百强名单中,辽宁省博物馆“汉字之旅”主题教育项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爱国情怀——‘九一八’研学足迹点亮全国”研学综合实践活动、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科普惠民‘三进’工程”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进入榜单。
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推介活动遴选出的全国百强名单中,我省3个博物馆的社教案例进入全国榜单,入选数量居东北之首。
不仅让文物在博物馆内绽放光彩,而且要让文物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被更多人知晓。近几年,我省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我省文博机构社会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随之日益增长。为此,我省各个博物馆、纪念馆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分众化社会教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习层次的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在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更好满足广大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需求。
辽宁省博物馆“汉字之旅”主题教育项目,由一个主题展览、两本纸质读本、三次主题大赛、四门线上课程、五种线下活动共同组成,充分体现“展教合一”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在让青少年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里的“一个主题展览”指的是“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该展览以汉字及汉字载体变迁发展为主题,主要面向青少年,内容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展览以汉字的演变历史为主线,将甲骨、虎符、封泥、瓦当、汉砖、碑帖拓片等各类文物嵌入整个展览中,实现了“由字及物”。不仅如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绵延了几千年的汉字发展流变历史,也按照时间轴线在整个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与一般的展览不同,“字途”教育展还嵌入了大量互动环节——在展厅现场,摆放了三维针雕墙,孩子们用身体或手掌就能书写汉字;通过主题动画短片,轻松生动展示“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兴趣,既有实物教育,也有情景互动,充分体现了“展教合一”的项目理念。该展览入选了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此外,辽宁省博物馆“汉字之旅”主题教育项目还编写了两本纸质读本,即《字说字话——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字途趣味答题青少版》。
“‘汉字之旅’主题教育项目已让17万名青少年观众获益,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张莹说。
沈阳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事发地北大营距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足3公里。为了让更多青少年熟悉这段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爱国情怀——‘九一八’研学足迹点亮全国”研学综合实践活动。
这一活动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自正式开展活动以来,已相继在多个省份、几十座城市、十几万名中小学生间开展宣讲教育。在深入传递爱国情怀的同时,这些横跨多座城市的活动还开创了新颖、生动的研学教育形式。比如,用情景剧的方式再现抗战英雄的风采、用小学生讲故事的形式重温当年那段历史。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外形像一个庞大的地质体和一个巨型恐龙巧妙的融合。
作为深受青少年喜欢的古生物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始终坚持“科学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科普工作理念,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生命起源与演化等知识的传播。在“科普惠民‘三进’工程”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古生物知识竞赛、小小讲解员培训,建立了“达尔文课堂”,与26所学校建立了科普合作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4批500余人,协助开展科普活动等。
与此同时,还举办了“辽宁恐龙特展”“辽宁古植物化石特展”,协办了“首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研讨会”“首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等,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前来授课,对普及地质古生物学基础知识、贯彻国家化石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提高博物馆业务管理水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博物馆的功能不单单是保存和保护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同时也是对外展示这些宝贵遗产的最佳场所。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也越来越重要。正因如此,我们在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同时,也在下大气力,让博物馆走出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