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多措并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刘大毅
作为辽宁最大的空港口岸“守门人”,沈阳桃仙机场海关近年来积极发挥海关职能作用,在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守卫空港国门安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做到坚决迅速、有效有力,为促进辽沈地区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优异答卷。该关及所属科室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沈阳市优质文明诚信服务窗口等多项荣誉称号。
机场海关在旅检现场安装无线网络及自助申报设备,设置老幼病残孕旅客专属服务区和专门工作台,协调口岸相关单位对需急救的入境旅客提供全程快捷通道服务。此外,机场海关认真做好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新冠病毒采样和预防性消毒监督、入境客运航空器终末消毒监督、航空器固液体废弃物处理监督、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全力打造立体防控网,严密细致守好疫情防控的每道关口。
机场海关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该关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深化关企联络员制度,在各业务科室设置专职关企联络员岗位,向重点企业积极宣讲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RCEP协定等惠企政策,主动掌握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诉求并征求其对海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机场海关把压缩通关时间作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延时、错时+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积极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工作。引导企业合理选择报关方式,综合运用通关时长每日监控、舱单“一对多”功能、无查验货物“空中放行”等措施压缩通关时长。持续简化查验手续,对急需进出口的重要生产设备、关键零配件、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新冠病毒疫苗试剂等,设立查验绿色通道,实施优先查验、“门到门”查验、非侵入式查验,保障快速通关。自去年5月份起,机场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已连续12个月保持在20小时以内,在全国空港口岸位居前列。
机场海关把加大改革推广力度作为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手段,推动提高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报关单比例,持续做好汇总征税、属地查验等改革举措推广。积极应用新一代减免税管理子系统办理减免税担保业务,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