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优化后 日常防护怎么做?
辽宁疾控、沈阳疾控专家全解读
防疫政策优化后 日常防护怎么做?
居家隔离该怎么做?
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
患者需每天进行环境消毒
做好自我调适,保证身心放松
不要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是否需储备药物?
有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可适量预备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
慎用网络上宣传而不常用的药物
外出回家后可以用冰盐水漱口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在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毒力已明显减弱,感染者多为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人数相对较少,绝大多数感染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居家隔离或治疗。
为让读者朋友做好外出防护及居家养护,降低感染风险,辽沈晚报健康学院记者采访了辽宁省疾控中心、沈阳市疾控中心的多位专家,结合现在病毒变异情况及冬春季气候因素的影响,特编此篇居家指南,供大家参考。
阳了和没阳的居民都该怎么做?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所 张洪博
在优化隔离方式方面,“新十条”提出“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居家隔离怎么做?
那么,居家隔离期间要注意些什么?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冬天也要每天通风,居家隔离患者还需每天进行环境消毒。同时要重视心理健康。“在周围出现病例、被隔离等事态时,正确对待,平静接纳,既来之,则安之。”应当积极做好情绪平复工作,做好自我调适,保证身心放松;儿童、青少年的家长需要注意,不要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保持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
如果大家特别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接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确实无法自己排解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须及时向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日常防护怎么做?
“新十条”提出,要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那么,居民是否需要储备药物?在抗疫实践中总结筛选出的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居民可适量预备一些治疗感冒、咳嗽类病症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常规感冒药和日常用药;慎用网络上宣传而不常用的药物;近期可以养成一个健康小习惯:每天外出回家,可以用冰盐水漱口、用棉签刷刷鼻腔。
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的防控措施还包括:对于还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绝对禁忌证,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对于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不仅要做好儿童本人的个人防护,其家长或监护人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家长或监护人要为孩子烹制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同时要保持房间整洁,通过适时开窗保证足够新风量,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隔离期间要做到哪“三勤”?
隔离期间三大要点: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勤洗手:做饭后、吃饭前、上厕所后都要洗手,坚持用肥皂、洗手液在流水下充分洗干净。
勤消毒: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每天至少给房间消毒一次。使用消毒液应稀释配比,配置方法可参考产品说明书;戴手套和口罩,每天至少给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消毒一次,如台面、门把手、电话机、遥控器、开关、热水壶等日常物品,用含有效氯250mg/L至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随后用清水洗净。地面可用250mg/L至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毛巾、衣物、被罩等,建议用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隔离者产生的垃圾丢入密闭的垃圾袋,并投至有害垃圾箱或指定垃圾箱内。
勤通风:每天至少早晚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不能自然通风的就用排气扇通风。不推荐空调作为通风工具,尤其不要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以免隔离区域的污染空气在室内串流。如使用空调应关闭回风,新风全部取自室外,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
注意事项:
1.处理污染物品时,应戴一次性手套,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使用公共卫生间和浴室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再让他人使用;
3.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冲掉污染物,然后用棉签蘸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混管初筛阳性了怎么办?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所 张峻崎
一些市民朋友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突然接到电话或短信通知混管初筛阳性了怎么办?
沈阳市疾控应急管理所所长连志勇介绍,近期,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市民,如果接到卫健部门电话通知,或者收到短信提示,通知市民本人参加的混采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可凭推送的短信在24小时内就近免费进行单人单管复核采样。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务必保持心态平和,不要紧张,按照以下步骤操作耐心等待复核结果。
混管初筛阳性人员应主动配合完成单管采样,佩戴N95口罩前往就近的核酸采样点,出示短信内容进行单管采样,往返采样点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样后立即返回居住地,在核酸复核结果出来前,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可通过“辽事通”查询核酸复测结果。
如果复测结果为阴性,建议您做好5天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复测结果为阳性,要向社区和单位进行报备,自觉完成7天单独居家隔离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家人感染风险。
做自我健康第一责任人 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评价所所长
沈航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辽宁省和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在优化措施中提到,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特殊场所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
优化核酸检测查验政策,是基于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做出的科学合理调整,在当前形势下,最大程度为市民生活与出行提供了便利。疫情措施的调整优化、核酸检测查验新规,并非一些人所理解的“完全放开”,而是对个人防护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3年的抗疫实践证明,每个人都是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既筑起了自身健康屏障,更是疫情防控中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做好自我防护不仅是为了自身健康,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身边人的健康,更事关疫情防控大局。在目前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的形势下,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商超、酒店等公共场所人流密度会进一步增加,这无疑会提高病毒传播概率,增加疫情传播风险。”沈航说,除了相关场所要做好消毒、加强通风等服务外,外出者更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执行到位,慎终如始。严格遵守“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经常清洁手部、咳嗽打喷嚏要遮掩、外出就餐注意错峰、使用公筷公勺”等防疫要求,最大限度避免感染。
有研究数据表明,当一个健康的人和一名新冠毒株携带者在公共场所近距离接触,如果双方都没戴口罩,传染几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如果有一方佩戴了口罩,传染几率就会明显下降;当双方都戴了口罩且能保持1.8米以上间距,传染几率接近于零。由此可见,进入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是病毒传播与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尽管目前进出公共场所更加便利,但大家也应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外出、聚餐,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尽可能降低疫情叠加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风险,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辽沈晚报记者 王鹏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