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 沈阳有热情有向往——沈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综述之五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竞争力,是沈阳振兴发展的先手棋。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沈阳,如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好、幸福,并为生活在这里深深自豪。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迭代推出了营商环境1.0-5.0版改革方案,累计推行741项改革举措,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提质提效。在2020年、2021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沈阳连续两年获评东北地区唯一的标杆城市,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等6个指标成为全国标杆。营商环境持续在“优”上发力,使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企业在沈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了。
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不久前,刚刚当了妈妈的周女士通过手机上的沈阳政务服务App,为宝宝办好了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落户、医保参保登记和社保卡申领等事项。“听朋友讲,以前给孩子办这些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亲身感受到办事的便捷,周女士连连点赞。
不仅是新生儿这一件事,在沈阳,2022年“教育缴费”“不动产登记”“家用充电桩”等也陆续加入移动端,全国领先。企业群众可以通过沈阳政务服务网、沈阳政务服务App等多种途径线上办理,还可到全市任意区县、街道、社区的政务服务场所办理,真正实现“随时办、就近办”,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享受到像网购一样的政务服务。
沈阳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沈阳市全力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出“跨层级”“跨部门”“零材料”“智能办”“秒批秒办”“都市圈通办”“证明在线开具”等7类一件事特色服务场景,多维度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2022年7月,沈阳“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2022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99.6%。建设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897个,年底前服务场景数突破1000个,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从185天压缩至38个工作日以内。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更加便利,企业营业执照办理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提升,二手房转让实现当日办结、两小时取证。建立“互动坐席+征纳平台+智慧办税”于一体的新型税费服务体系,网上办理率达92%。网上办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所熟知、接受和习惯,“办事方便”逐步成为企业群众对沈阳的评价标签。
执法包容免罚有温度
沈阳市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目标,以实际解决企业各类问题为核心,制度性、创新性地开展“营商下午茶”活动,为企业与政府各部门搭建“面对面”沟通桥梁。2019年以来共举办76期“营商下午茶”,收集办理意见建议及诉求问题750余件,有效破解企业疑难愁困,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提振企业扎根沈阳的信心。
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年度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已超过十万人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在安全生产、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布1725项全领域包容免罚清单,检查计划下降60.9%,检查企业数量下降47.6%。建成全国一流标准的沈阳知识产权法庭,创新实施“三审合一”、司法区块链工作机制,案件审理平均时限压缩至30天左右。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成本竞争力强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动能增加。
沈阳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系统,支持中小企业使用信用担保手段提供履约保证。水电气接入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报装免申请和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无外线工程的接入时间均不超过2个工作日。强化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930家,上市企业达到28家,存贷款余额均突破两万亿元大关,新增贷款连续9年超千亿元。
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沈阳市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模式打造创新创业空间,突出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成为年轻人向往、扎根、圆梦的地方。
沈阳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大局,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努力完善配套服务,营造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生态环境。2022年,沈阳市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打造“天高任鸟飞”的人才乐土。通过对“兴沈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落细落实,引进高水平“带土移植”团队69个,1000余名国家级人才落户沈阳,专业技术人才新增31万人,沈阳连续两年进入国内应届毕业生、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20强城市,居东北地区首位,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为沈城群众的幸福感保驾护航。
沈报全媒体记者:吴妍焱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