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梁丹丹——用“活”用“好”红色资源
本报记者 徐铁英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第一站就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学好党史,讲好红色故事,守护好红色江山,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辽宁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要把辽宁的红色资源用“活”用“好”,依托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弘扬阐释“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六地”红色文化内涵。深入开展“解放战争转折地”的历史和当代价值研究,为这段光辉历史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完善以文物资源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统筹好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发力。
作为文博工作者,更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红色故事的精彩讲述者、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红色文化的忠实传播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辽宁故事,讲好革命先烈的故事。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