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不断档 13场好戏迎新春

大型舞蹈诗《月颂》让观众在民族歌舞的古典韵味中,领略了中华文化之美。(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谭硕报道 年味儿渐浓。记者从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获悉,我省文艺院团的演职员已行动起来,省内各大剧院已装扮一新。据介绍,音乐会、舞蹈晚会、儿童剧等13场演出将在新春佳节期间先后登上各大舞台。
1月2日,民族音乐会“国韵芳华”在辽宁大剧院上演,正式拉开了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线下新年演出的序幕。“国韵芳华”的舞台上,《花儿与少年》《春江花月夜》等我国经典民族音乐作品接续上演,让观众充分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据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曲滋娇介绍,今年春节,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推出民族音乐会“国韵芳华”、大型舞蹈诗《月颂》、舞蹈专场“舞与伦比”与2023新春民族音乐会、2023中外经典交响音乐会以及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听说过,没见过》7部精彩剧目,共计13场演出,给观众带来多元的视听享受。
用优美的诗文、曼妙的舞蹈,展现“月”的不同形象,以及月光照耀下的不同风景和各有特色的人文故事,1月6日、7日,大型舞蹈诗《月颂》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观众在一幅画面唯美、情感浓郁、意境深远的舞台“画卷”上,在民族歌舞的古典韵味中,领略了中华文化之美。1月10日、11日,围绕中华民族大团结这一主题,集中展现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等民族的舞蹈专场“舞与伦比”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剧场。来自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的舞者将曼妙的舞姿、精彩的表演、精湛的舞技展现在新年舞台上,和观众共庆新年。
融合舞蹈与音乐的儿童剧,在新年舞台上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春节期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将带来《大栓的小尾巴》《听说过,没见过》两部儿童剧,既有东北民间的童话故事,又有新时代儿童“心灵长征”的故事,将吸引小观众们走进剧场。
《大栓的小尾巴》由当代著名儿童剧作家于德义于1989年创作完成。2020年8月,在儿童剧导演许曼地的改编、导演下,《大栓的小尾巴》登上舞台,收获了众多小观众的掌声。改编后的《大栓的小尾巴》先后荣获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儿童剧优秀剧目奖、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新年假期,来自沈阳的艾女士已经购买了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的票,计划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去剧场看演出。“之前就听说了这部儿童剧,希望春节假期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一下。”艾女士说。
“《大栓的小尾巴》以东北森林为故事场景,围绕主人公大栓与拟人化、象征自身缺点的小尾巴这一矛盾关系,讲述大栓努力克服自身不足、不断成长并最终赶走小尾巴的故事。”许曼地说,“我们在于德义作品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绘本故事形式,通过生动的原创音乐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以更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来呈现,希望让孩子们看后懂得什么是勇敢、诚实、善良。”
此外,2023新春民族音乐会即将在小年夜上演。音乐会以春满辽河为主题,分春雪送春色、春风暖春情、春花迎春潮三个乐章,在精心选择中国传统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基础上,对观众耳熟能详的民歌作了重新改编,发挥民族器乐的特质,并增加了人们熟悉的歌曲元素,在展现中华国乐博大精深传统魅力的基础上,融入声、光、电等技术,将为广大辽沈观众呈现一台喜庆祥和的新春民族音乐会。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