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活力何在?
【开栏的话】
今天,备受关注的中国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从数据里读到的,是中国经济强大的韧劲和旺盛的活力:
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跃上新台阶;同比增长3%,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的预期目标;CPI全年上涨2%,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也更增添了人们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底气。
2023年,中国经济怎么看?稳就业、企业转型、恢复和扩大消费怎么干?我们采访了四位经济专家,将持续推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当前,国内外舆论认为,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的着力点在何处?敬请期待第二期“中国经济信心说”。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