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花卉迎新春:香港年宵花市里的“团圆故事”
中新社香港1月18日电 题:满园花卉迎新春:香港年宵花市里的“团圆故事”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春节临近,除了置办必备的年货,买年宵花早已成为市民过年的“标配”,全香港15个年宵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近日,记者走访维多利亚公园(维园)花市,看到了“通关”后首个农历新年的香港“新”年味:有跨境夫妻买特色兰花庆祝结婚纪念日,有摊主第一日就卖到断货,还有北上的学生带着美好期盼回家团圆……
留一盆桃花给女儿:望她来年“走花路”
作为香港规模最大的年宵花市,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今年设有共175个摊档。尽管连日来天气较为寒冷,依然无阻花市的热闹气氛,陆续有市民前往不同摊位处挑选合心意的新年花卉。
在维园的出入口,记者见到已经摆放好的围栏和取票系统,一旦入园市民太多,会即时进行分流,分批逐渐入场。同时,香港食环署网站也会实时监测年宵市场的人流及轮候情况,以红、黄、绿灯形式在网页显示,方便市民安排进场时间。
“市民在春节前来买花都讲究个好意头。”从事鲜花种植和销售十几年的摊主刘先生向中新社记者逐一介绍,年桔代表大吉大利,剑兰寓意步步高升,桃花象征大展宏图,“这些都比较受欢迎。”他说,桃花是他自家兄弟从广东顺德运来的,以往每年都会运350株桃花来香港花市售卖。“今年复市,运了500株来,其实还挺担心如果销量不好鲜花损耗太大,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到断货,情况还不错,给女儿也留了一盆,希望她来年‘走花路’。”
“兰花的花期长,花开富贵的福气能留得更久,在众多年花中一向广受市民欢迎。”香港兰花大王、千叶园创始人杨小龙今年在维园年宵投了10个档位。他告诉记者,今年在本地培植了6款全新迷你兰花品种,由于天气和暖、阳光充足,兰花开得更好更美。“今年保守一些,比去年少了6个档位,不过今年与去年同样种了10万株花,去年卖剩4万株,希望今年能全卖掉。”
维园里的“花田喜事”
慕名而来的赵先生和妻子各抱着两盆特色迷你蝴蝶兰。“我老婆喜欢鲜花,疫情之前,我们每年都会一起来买花,图个喜庆。”赵先生说,上次他们夫妻一起庆祝新年还是在3年前,这是深港两地“通关”后他们第一个团圆年,今年春节又恰逢他们结婚纪念日,“准备了5000港元预算,必须要有仪式感,家里摆上花这个年才算完整。”
从沙田赶来的金明同学一边挑选心仪的年花盆景,一边和记者说,“我们家每年都要买几盆黄金果,这是对新年的基本尊重,家里的老人也很喜欢。”
因为疫情,金明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尽管每天都会和家里人视频通话,也无法抵消她回家团圆的渴望。“我们家是五代同堂,黄金果也叫‘五世同堂’,寓意很好,我要拍成照片带回去给太爷爷。”她笑言,逛花市是家里代代相传的新年习俗,“没有花市,就没了过年的快乐。”金明说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她乘坐的G6542次列车会在15时14分从香港开往广州南,“只用一个小时,我就能到家了,最想念家里的腊肠。”
当天晚上,她告诉记者,已经吃上了第一餐团圆饭。在她发给记者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暖黄色灯光下的“五世同堂”颜色鲜艳,格外显眼,金黄色的果子一串串叠凑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围坐一团说说笑笑。
责编:窦志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