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如何科学恢复运动?运动健康管理师这样建议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阳康”后,希望赶快重返健身房,恢复运动。那么,“阳康”后是否可以马上运动?又该如何科学恢复运动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运动健康管理师陈莞婧。
陈莞婧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住院或居家养病,会导致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下降,适量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但切忌操之过急。
“如果还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不建议进行体育运动。”陈莞婧提示,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及60岁以上老年人,最好在运动前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运动处方。
陈莞婧说,对于感染后轻症人群,恢复运动的时机建议满足以下几点:一是已不再服用感冒药;二是症状消失和转阴至少7天以上;三是日常生活或从事家务劳动无身体不适感;四是平地短时间走路无明显疲乏、头晕或呼吸困难。
“对于感染前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建议用5周时间逐渐启动锻炼。”陈莞婧建议,前2周从极轻至轻度活动开始,强度以运动时可以毫无困难的交谈为标准,可以选择腹式呼吸、拉伸、散步等运动。感染前体力较差的人群,最初7天内的活动强度应当更轻。第3周可以尝试每次5分钟的快走、上下楼梯等,强度以运动时呼吸稍微急促,身体微微发热为宜。适应情况良好可以在第4周尝试跑步、骑车、跳舞等运动,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次。如果前4周进展顺利,可以尝试恢复感染前的运动强度。
对于感染前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用2~3周时间逐渐恢复以往运动量。先从以前运动量的1/3开始,再增加到以前的1/2至2/3,逐渐达到以往常规运动量。
陈莞婧提醒,运动时一定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感到疲劳应暂停运动至少休息2天。如运动时出现心跳过快、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恶心、下肢水肿、视力模糊或视力丧失等“预警”症状,要立刻停止运动,如停止后仍不能缓解,要尽快就医。(视频制作:实习生王奕科)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